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哗——”从绝缘斗臂车下来,徐臻华一层层脱掉绝缘披肩、手套,汗水顺着绝缘手套的内壁流出,披肩内侧的汗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
20分钟前,作为浦东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工作的负责人,徐臻华和作业人员一起,进行带电加装二遥故障指示器的准备工作。彼时,绝缘披肩、手套干得发烫。
这是电力人夏季工作的普通一幕,徐臻华告诉记者,夏季是用电高峰,抢修等任务多,上海电网今年用电负荷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整数关口,最高达到了4030.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高用电负荷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忙碌,“整个浦东区域基本都跑遍了。”
“小黄人”高空挥汗
汗水顺着手臂流进手套
8月7日上午8点30分,气温还未攀升,体感已燥热难耐。在位于乳山路的一根电线杆旁,徐臻华和作业人员已开始准备。当天,他们要进行带电加装二遥故障指示器,指示器完成后,可以智能检测用电负荷、报告故障,提高用电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核对好设备信息,设置安全围栏、施工警示标志后,徐臻华和作业人员需要穿戴密不透风的绝缘披肩、戴上厚厚的绝缘手套。这些防护用具因为要绝缘,都是密闭不透气的。以手套来说,一层吸汗的纱布手套、一层绝缘手套、一层防刺穿的羊皮手套,三层缺一不可。
“全副武装”后,他们站在绝缘斗臂车的工作斗内缓缓升至半空开始作业,高高的电线杆旁,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来,作业人员手上动作一刻不停,七八斤重的黄色绝缘披肩在阳光下金光灿灿,好似两个“小黄人”在高空战斗。
短短20分钟的作业时间,徐臻华的工装背后已经湿透,回到地面后,他脱下的手套里倒出了汗水。“这些水是身上的汗倒灌进去的,”徐臻华向记者解释,由于工作时需要穿长袖长裤,绝缘背心也不透风,汗水便会顺着手臂流进手套里。记者看到,不仅绝缘手套里倒出了水,内层的纱布手套也被浸湿,可以拧出水来。
“为了减少中暑风险,户外带电作业基本在一大清早开工。”徐臻华告诉记者,最近气温高,他们会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但如果碰到紧急的抢修任务,即使是中午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坚守“烤”验第一线
皮肤变成“酱油色”
每逢夏季,人们总戏称“命是空调给的”,其背后的电力供应无疑是最重要的。入夏以来,众多像徐臻华这样的浦电“小黄人”坚守“烤”验第一线,默默与烈日酷暑较量,用汗水给大家送去清凉。
徐臻华自2002年开始从事带电作业,夏季冬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夏天用电负荷大,雷暴天气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因此,每逢夏天,他的皮肤都会被晒成“酱油色”。“一到夏天就晒黑了,冬天会白一些。”徐臻华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谈到自己工作的辛苦,他也只是说了一句“习惯了”。
与普通的应急抢修工作不同,带电作业更考验耐心,“在戴着绝缘手套作业时,做精细操作会不方便,只能靠不断练习。”随着供电要求越来越高,带电作业的情况也在变多。好在随着工器具的升级,工作时间大幅缩短,比如当日安装的二遥故障指示器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设备。“以前作业时间普遍更久一些,在太阳下晒久了会吃不消,我们会通过不断换人完成作业,现在效率提升了,这种情况不太发生了。”
职工在外奔波,公司及工会的关爱也没有缺位,公司为户外作业班组、外勤人员提前配备了防蚊液、清凉饮料、中暑应急药品等防暑降温用品,保障户外电力工作者的劳动安全。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 摄影 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