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钱振东,是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主任,每周五,他作为家庭医生都会到50公里之外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为这里的2.9万名船厂职工提供诊疗服务。
钱振东(左)在为江南造船的工人检查身体。 ■摄影 刘振思
钱振东说,来这里将近一年,每一次服务的厂区都是此前没有去过的,“这里太大了,相当于700多个足球场,我们人数有限。每一次来都想多给几个员工看看,尽最大的努力。”下午4点半,满头大汗,脱下安全帽的他望着刚刚准备上班的厂区员工颇为感慨地说,“好几次给他们看病,我的听诊器就贴在他们全身湿透的衣服上,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确实要向他们致敬。”
家庭医生进驻船厂
成为每位职工的“医”靠
江南造船位于上海长兴岛,医疗资源不如市区丰富,职工有时去看病就要花去一天的时间。为解决员工就医难就医慢的问题,江南造船与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去年8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家庭医生工作室正式派往江南造船。每周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派出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和一位药剂师,前往厂区里的门诊部、各个厂区办公楼、户外作业区为职工带去健康诊疗服务。
采访当日,上海40℃的高温红色预警再度拉响。厂区里的户外作业时间进行了调整,工作时间从下午4点半开始。但对于家庭医生来说,他们的工作没有停歇,趁着工人们休息的时间,他们第一站就赶到制造二部的办公楼休息区。跟着医生钱振东和护士长陶伊莉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制造二部的三楼。在一间会议室里,钱医生拿出听诊器、血压仪,陶伊莉则拿出了登记本。
“医生,我这几天晚上睡觉老是惊醒,早上醒过来,人觉得很疲惫。”面对着职工的询问,钱振东耐心地给出了解释,“平时是不是面食吃得特别多,看你舌苔,湿气挺重,晚上睡觉不安稳也有一定的关系。”钱振东给出了建议,这两周先调整一下饮食,不要熬夜,出汗多的时候,少量补充一些藿香正气水,一定要少量。“我再给你配一些枣仁安神液,每晚2支,你试试,看看睡眠质量有没有改善。还有,少喝酒,要控制住。”
钱振东告诉记者,船厂的职工在这样的极端高温天里,很容易出现这些情况,他们身体底子其实不错,但饮食、作息等都会影响到工作状态,有了专业的医生给他们建议,他们便安心了许多。
家庭医生进驻江南造船后,还告诉职工们,可以和家庭医生签约,而后,职工就可以更方便地预约上级医院的门诊号源。“一些疾病如果需要到三甲医院看专家号,职工在签约家庭医生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系统,帮助他们预约好,给他们节省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钱振东表示。
在外场作业区感受热浪
工作服每天都要湿透
在完成制造二部职工的问诊后,家庭医生们的下一站是条件更为艰苦的外场工作区。当天,记者跟随医生们前往江南造船的三十二吨外场工作区。时间接近下午四点,在工作区室内工作的切割工等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作,而在户外工作的焊工则陆陆续续来到了现场,准备开始作业。
刚打开车门,迎面扑来的热浪就让两位医生直呼:“这都4点多了,风吹过来还是烫的。”记者发现,钱振东出诊时手里总会拿着一瓶深色的茶水。他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社区医院自己的夏日消暑配方,金银花、莲芯之类的。每天得冲3瓶,喝下去才能缓解暑热,这个天气在户外工作真的顶不住啊。”
看见医生们来到了厂区,工人们陆陆续续都围了过来,自觉排起了队,等候问诊。
切割工杨茗贺和杨世杰是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个,杨茗贺蓝色的工作服此时已经全部湿透,他虽然是在室内工作,但鼓风机带进来的风依然是火热的。给杨茗贺听诊时,钱振东隔着湿透的工作服,仔细检查,“你的心跳速度有些快了,可能是因为刚忙完,劳累和出汗的关系。建议你静坐一会儿,然后再检查一下自己的心跳。高温天气,还是要注意保护自己。”钱振东对小杨说道。
为当天户外作业区的工人检查听诊完后,钱振东和陶伊莉也结束了一天的问诊。此时,很多户外作业的焊工们已经进入了岗位,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脱下安全帽,擦着满脸的汗,看着站在高处被夕阳余辉映照的船厂工人们,钱振东挥了挥手,和他们告别:“下周五我们再见。”
■劳动报记者 庄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