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
上海工人发出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5-09-03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1931年9月18日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共御外侮。

  1938年5月8日,毛泽东会见平汉铁路工人破坏大队全体人员讲话时说——

  工人要在抗日中做先锋!

  上海,一座英雄之城,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从一·二八事变到八一三淞沪会战,从“孤岛”时期的地下抗争到全面反攻阶段的敌后支援,上海工人始终处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地位。

  他们中,有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回东北失地”口号的电车、丝厂工人;有辞别亲人开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救护伤兵的工人;有巧妙使用磨洋工、逃警报等怠工手段拖延日军生产的铁厂、船厂工人;还有在夜校学文化、求进步,最终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的纺织工人们。

  他们中,涌现出了众多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英雄模范。如刘晓、刘长胜等抗战时期上海工人运动领导人,又如茅丽瑛、王根英等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他们以热血之躯与敌人抗争,为救国奔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战1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组织下,上海这座城市最早觉醒的力量之一——工人阶级,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捍卫了家园的尊严与骄傲。

  黄浦江奔涌向前,见证了战争烽火,也见证了繁荣兴盛。今天,硝烟已经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一端回望,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位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山河无恙、万家灯火。历史真相不应被掩盖和遗忘,记得那血与火的磨难,是为了守护现有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