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images/index.jpg)
新一届“上海工匠”公布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会1月9日召开。会议通报2025年重点任务,为2024年“上海工匠”、第三十六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获奖者颁授荣誉,命名新一批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市委副书记朱忠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朱忠明指出,要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方同向发力推动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新水平。要持续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强化理论武装和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确保产业工人队伍矢志不渝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要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注重规模化短期培训,着力构建金字塔型人才梯队。要持续激发主力军担当作为,大力开展岗位建功,进一步规范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制度,充分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学赶超争当“领头羊”“先锋队”。要持续加强全方位服务保障,建立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不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把深入学习贯彻深化产改《意见》与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充分结合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对标对表各项政策措施,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政策责任,优化推进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市总工会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小组各单位要加强协作联动,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加快推进新政策新举措落地见效。
会上,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侯继军就“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25年重点任务”作说明。
市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市经信工作党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市国资委作交流发言。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以《激发高技能人才创造活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交流了如何从政策体系、培养能级、培养平台等方面,推动经济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 积极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主题,交流了如何以高等职业院校及应用型高校为主体,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落地见效的思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谭友林以《进一步深化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全方位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为题,探讨了如何从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制等方面,聚焦“新”(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高”(面向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两个主攻方向,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程巍以《激发产业工人队伍创新创造活力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结合现有监管企业的实践经验,从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岗位建功、权益维护等交流了如何激发产业工人队伍创新创造活力。
会议公布卜洪伟等105位同志为2024年“上海工匠”;颁发第三十六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650个金银铜奖;公布肖素枝劳模创新工作室等8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为第十四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公布上海市浦东医院余波血管病工匠创新工作室等80家创新工作室为2024年度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上海工匠”代表于世瑞、张蕾、金燕卿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