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织网络,温暖的“家”无处不在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2024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工会联合会成立,这是上海市首家新联会工会联合会。
2月,上海市首家区域性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在浦东成立,奔跑在路上的网约车司机们有了依靠。
6月,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长宁举行,“独行侠”们有“家”了。
12月,全市首家区级社会组织工会联合会在静安成立,覆盖社会组织30余家、会员近300人。
……
过去一年,上海工会的组织网络越织越密,119家市区两级重点企业成功建会,多个行业、区域性工会成立,工会会员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工会会员达到100万人。
网络覆盖
更多新就业群体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是提升工会凝聚力影响力的第一步。过去一年,上海工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工会组织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不断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推进119家市区两级重点企业成功建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有了更多突破,圆通、中通大型加盟网点实现建会全覆盖。
从货车司机到网约车司机,如何更好组织服务“独行侠”们?2024年,上海工会不断加大这一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力度,覆盖新就业群体越来越多。
在长宁,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货拉拉上海)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数百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在浦东,随着临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成立,洋山深水港内670多家物流企业的万名货车司机有了可依靠可信赖的“家”。
自从首家区域性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在浦东成立后,对网约车司机们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步履不停。一年来,浦东、闵行、宝山、静安等地区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发展网约车司机会员2.5万名。上海市交通工会针对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既有常态化的关心慰问,也有他们实实在在需要的实事项目,目前,该群体已经纳入帮困助学范围。未来,各级工会将用更多的实事,提升网约车司机在上海工作的获得感。
工会触角
不断延伸
工会大家庭不仅吸纳了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不断拓展“小二级”工会平台,将触角扎到基层一线,让工会的组织架构更加牢靠。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经有1191家“小二级”工会,共覆盖企业6.18万家。在今年选树的优秀“小二级”工会案例中,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机制和做法纷纷涌现。
临港洋山深水港内有670多家物流企业,涵盖万名货车司机。南汇新城镇总工会先后在物流货运企业中成立5家单体工会、5家联合工会,在此基础上着手成立临港货运行业工联会。由工会打造的全国5A级“司机之家”“全国暖心司机之家”工会驿站,提供餐饮洗浴、文体休闲、“送温暖”和公益法律咨询等工会服务,已成为司机们停靠在临港的暖心之“家”。
松江区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中建幸孚人才公寓里,居住着周边不少企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山街道总工会以公寓管理方孚茸置业有限公司作为突破口,率先成立孚茸置业联合工会,并逐步以楼组为单位吸纳会员进入工会小组,最终形成‘街道总工会—人才公寓工会联合会—公寓楼栋工会小组’的三级工会组织架构,如今,“社区里的工会”覆盖职工1800余人,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力,让“人才流量”成为“人才留量”。
自身建设
不断加强
过去一年,上海工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落实更严。上海工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健全完善“第一议题”等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任务,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四责协同”等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落实好各项工会工作,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工会干部队伍。今年,上海工会制定《上海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4-2028年)》,深化干部蹲点调研,组织市区两级工会52个蹲点组103名干部赴平台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工会蹲点调研。
此外,上海工会持续推进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会资产分类管理。加强经审工作制度建设,健全审计监督体制机制,保障工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深入开展工会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