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史话·人物|记“满江红”四烈士之一佘立亚
发布时间:2025-04-22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一杭  

  佘立亚,曾于1926年4至12月担任吴淞独立支部第二任书记,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反动军阀残酷腰斩。在收集革命史料时,看到有记载1927年5月30日,上海总工会专门在平民日报第76期出过一期“满江红”纪念特刊《我们的战士》,刊登了为上海工人运动牺牲的四位烈士:刘华、陶静轩、汪寿华、佘立亚。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查到了作为馆藏珍本的这一期特刊。当我拿到薄薄的一页A4纸大小、纸面泛黄变脆的特刊时,看着佘立亚烈士英俊的脸庞,怎么也无法和腰斩酷刑联系起来,刹那间肃然起敬,革命烈士的故事浮现眼前……

  佘立亚,湖南长沙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毕业于革命气氛浓厚的长沙明德中学。为了追求实业救国,他毅然“抛妻别子”自费赴法勤工俭学,进入工厂拜工人为师。1922年6月18日在巴黎西郊的布罗尼森林,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尹宽、王若飞、李维汉、李富春、佘立亚等人一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23年3月18日,赵世炎率领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佘立亚等12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佘立亚在学习马列主义的同时,还拜铁路工人为师学会了开火车。

  1925年,罗亦农、王若飞、佘立亚等六人从莫斯科动身回国。回国后,佘立亚历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共青团郑州地委书记。因革命工作需要,于1926年4月来上海先后任吴淞独立支部书记、小沙渡部委书记、沪西部委书记、沪西工会联合会主任,兼管吴淞铁路工作。在吴淞期间主持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整党工作,整党后“同志对团体都很信仰,连所有失业同志都是如此,这个现象恐怕在全上海无论任何区都没有的。”佘立亚和孙津川一起恢复工人夜校,以吴淞平民学校教员的名义开展党的工作,于1926年7月31日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前往小沙渡。1927年2月15日在江浙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同赵世炎、罗亦农、汪寿华等一起当选为区委委员、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率领沪西工人群众积极响应。“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4月13日,上海总工会即召集罢工工人举行群众大会,佘立亚化名王二富作为会议主持并作报告。1927年5月下旬他不幸被捕。

  1980年,赵世炎夫人夏之栩回忆说:“四一二”以后,罗亦农和赵世炎他们一天到晚忙,沪西区委书记佘立亚被杀了,他当时的化名是王炎夏。他也是留法勤工俭学的,认识世炎。这个同志在沪西很活跃,抓去后就被杀了,是腰斩的。佘立亚牺牲后,192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为纪念陈延年、赵世炎等烈士,在这天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第1期,发表了《悼赵世炎、陈延年及其他死于国民党刽子手的同志》:在赵世炎、陈延年二同志就义之后,有无数之革命的英勇领袖及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战士亦先后就义于江、浙、闽、粤、皖、赣、湘、川、桂、豫、陕各省,其最著名者如何今亮(即汪寿华)、张佐臣、宣中华、侯绍裘、谢文锦、佘立亚、李森(即李启汉)、熊雄、梅中林等。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他的青春年华定格在了永远的30岁。他的革命精神长青,他的革命气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