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回家|最长可以申请2个月混合办公 沪上企业“施策”让职工提前返乡
发布时间:2025-01-23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回家的路,是世间最温暖的归途;回家过年,是一种深植于文化基因中的情感寄托。对于在外拼搏了一年的打工人来说,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都抵不上家里的一口温茶、一句问候。

  今年,为让更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一解乡愁”,沪上不少企业倡议:上海的职工顶一顶、方便的职工帮一帮,通过错峰休假、混合办公等措施,让更多职工提前迈上回家的路。



  混合办公、提前放假、统一公休

  一波“打工人”已提前回家

  上周一,携程客服部职工杨润琪发了一个定位老家内蒙古赤峰的朋友圈,朋友们看到后纷纷留言问道:准备在家待几天?她回答:2个月。评论区瞬间“酸了起来”,许多腊月二十八才能踏上回家路的朋友,直呼受到了“暴击”。

  杨润琪已经5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她告诉记者,“回老家最快需要8小时。往年除了要抢机票,还要抢大巴票,太难抢了。”今年,她申请了携程集团首次实施的“2025年春节提前返乡计划”,和其他800多名申请者一样,不用再赶着春运最高峰抢票回家,可以从1月1日至2月28日根据个人需求,笃悠悠地回家居家办公。杨润琪坦言,一个人在异乡打拼,下班后常常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混合办公后,她会在下班后花费心思给家人做饭,和家人聊天,生活充实了许多,“这个政策太好了,我希望能一直实施下去。”

  “在家办公真的很舒服,以前上班通勤一小时都来不及吃早饭,现在每天可以起来吃一顿丰盛的早饭,再坐到电脑前办公。空闲时间还可以跟家里人聊聊天,心情也变得好多了,心情一好,办公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杨润琪表示。对以旅游服务为主业的携程来说,春节前后是业务高峰期。“让员工提前回家过年,居家办公不仅不会耽误工作,还提高了效率,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也大大增加。” 携程大住宿服务团队HR负责人陈小波说,年轻一代职工更在乎家庭与生活的平衡,非常重视工作体验。作为HR,她希望能提供更多措施,让员工在生活与家庭之间做好平衡。

  无独有偶,一些制造型企业也通过错峰排班、统一公休等形式,让职工安心返乡。这几天,报喜鸟全资孙公司上海迪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工们将陆续启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我们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将针对生产车间的放假政策扩大到了全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迪睿纺织工会主席陈小呀表示,公司统一在春节前夕,为所有职工安排5天年休假,连上春节8天假期,大家可以从小年一直休息到次年正月初七。“集中休假,既兼顾生产,又可以方便职工提前买票回家,多陪陪家人孩子,一举两得。”地处宝山区顾村镇的上海宝临防爆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专业防爆产品的企业,此时此刻,原本繁忙的生产车间变得静悄悄。随着最后一批员工在一声声“明年见”里,向着机场车站赶去,该公司所有员工已全部放假返家。“早在2025年元旦,公司就组织了一场会议,邀请各部门根据订单量安排新年假期。”公司负责人称,“我们安排车间员工在一月中上旬错峰生产,只为错开回家高峰,让大家开心地过一个好年。”

  记者查询发现,截至目前,还有去哪儿网、美图、58同城、奇安信达等20余家公司都把春节提前放假作为员工福利。其中,有些公司增加的放假时间,还不用职工调休,或占用年假。



  回家的小哥占到了70%

  让更多“思乡人”吃上团圆饭

  春节来临,外卖、快递、养老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用工荒”时期。今年,这些行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让思乡的人能回家,留下的人有钱赚。

  谢芝军是闵行区环镇南路上一家兔喜生活的主理人。过去的2024年,他经历过连续10天几乎不闭眼的忙碌,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其经营的小小门店步上了正轨,自己还被评上了中通快递的五星快递员。忙碌了一年的他,决定在春节放假回家,和老婆以及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

  沈渊是谢芝军所在区域中通快递网点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可以合家团圆的快递小哥数量很多。“公司决定,家在外地的小哥,只要提出申请,都可以放假回家,和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记者获悉,中通快递将在本周先举行一场公司层面的大型聚餐,随后,各网点再自行组织小哥们聚餐。“家在外地的小哥本周都陆续回去了,留下我们一些站点的负责人和家人在上海的,做一些春节期间的日常配送工作。”在上海的站点,70%以上的一线小哥都会回家过年,每个站点也会合理安排工作,以确保客户假期快件收发需求,保障春节在岗员工权益。

  “春节留守加上春节补贴冲单奖这些,可以增加一万多元收入。今年站点还有年夜饭活动,我便想着年后再回家。毕竟把钱赚到手,回家也体面,赚钱和团聚两不误嘛。”冲着丰厚的稳岗留工奖励,静安区“00后”骑手周琦向记者表示,“平常跑一单是一单,春节跑一单相当于两三单,我肯定想留下来多挣点钱,年后再错峰回家看看父母。” 

  来自河南开封的护理员郭新锐,去年刚刚加入上海金福第三养老院,是一名“新兵”。不过,在此之前,她曾是一名社区长护险护理员,照护老人的经验颇为丰富。因此,她很快便与养老院的老人们打成一片。“照顾老人不能有任何闪失,过年回去我也放心不下他们。”郭新锐要负责3个房间的6位老人的日常起居,哪怕是大年夜,她也要不停巡视负责的几个房间,给老人喂饭、洗脚,陪着他们看春晚,帮他们用手机给家人打个电话。一年365天不间断的细心陪护,很多老人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待她如同自己的亲女儿,有好吃的东西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她。“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老家,准备大年初一给他们打视频电话,等三四月再请假回家,陪陪孩子。”

  该院护理部主任周桂芳介绍,春节期间,上海金福第三养老院18名护理员中,仅有1名员工因事返乡,其余员工留岗意愿颇高,基本都选择节后错峰回家。“除夕夜我们为留守员工准备了包含10道冷菜、10道热菜的年夜饭,还会发放留岗红包,并给予暖心慰问。” 周桂芳说,养老行业是一个24小时无法离人的岗位,她在去年10月便摸排好了护理员次年返乡时间,届时将提前安排接替员工跟班,以尊重老人的感受,帮助老人尽快适应人员更替。



  专家乐见其成

  希望更多企业加入错峰休假的“朋友圈”

  回家的路,不只是地理上的路径,更是心灵的归途,它连着乡情、亲情和乡愁,是所有打工人心里抹不去的牵挂。有句老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乐业上海就业服务专家屈辉认为,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平台企业,实行错峰休假,让职工得以早些回家,从情感上来说,就是一件好事。“中国人为什么把过年看得这么重?是因为大家有‘家’这么一个浓厚的传统观念。”屈辉表示,在“回家过年”这一传统习俗的牵引下,如果有企业愿意为职工安排混合办公,或是延长春节假期,这便是工作与生活相平衡的一种体现,能让职工在更加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工作,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当然,企业在此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时间管理,帮助员工安排工作计划,分阶段实现工作任务。”

  “企业政策给力,员工幸福感提升,有了双向情感的理解,返乡的路其实也不远。”屈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