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1月16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副召集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厚富代表市总工会,作“深化新就业形态协商民主实践,推动头部平台企业普遍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的主题发言,建议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压实平台企业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的主体责任,立足行业实际,科学确定平台经济协商协调的劳动基准,依托法律规范深化新就业形态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调研发现,目前本市部分头部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企业与职工共同体意识不强,企业与劳动者开展协商协调的意愿不足。虽然在网约送餐、快递、家政等行业,已经取得一系列协商协调成果,但对于劳动者群体的有效覆盖仍有一定的距离。如,本市小红书、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发布图文、视频内容的数字内容创作者数量约占全国的10%,亟需通过平台及其合作机构,就创作分成、合作机制、知识产权、投诉处理等事项开展协商协调,实现对数字内容创作者权益的有效维护。
发言中建议,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压实平台企业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的主体责任。以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为引领,推动政府、工会、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积极履职,有效发挥行业监管部门抓党建、管行业、促协商的作用,引导平台企业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新形态就业具有“超大规模用工”“算法管理”等特征,其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制度与传统用工存在较大差异。发言中以网约车司机的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当下网约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间普遍在13个小时以上,每单抽成比例最高接近30%,其“算法”的合理性以及劳动定额的研究确定,成为提升协商协调机制效能的难点问题。对此,发言建议加强专业研究,立足行业实际科学确定平台经济协商协调的劳动基准。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快递、网约送餐、家政服务等行业,依托头部企业探索平台经济领域劳动定额标准,使算法更加精准科学,使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标准更具可操作性。例如,研究总结网约送餐平台的“骑手防疲劳机制”成果,形成行业标准,向网约车行业推广延伸。鼓励引导头部平台企业持续优化“强制小休”“常态化协商协调”等,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幸福生活。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