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毫米的匠心之路——记全国劳模、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电焊工秦毅
发布时间:2025-05-06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1998年,18岁的秦毅从技校毕业后,进入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与焊接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已是中国船舶行业技能领军者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焊接技术资深专家,被誉为铸造大国重器新时代“焊神”。

  20多年来,他以精湛的焊接技术和技能报国的雄心壮志,屡建功勋,为中国LNG船从0到1,从有到精,进而跨入全球一流建造方阵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从0到1

  中国殷瓦焊接第一人

  LNG船,通常用于运输零下163℃的液化天然气,因其建造难度极大,与航空母舰、豪华邮轮并称为船舶工业三大明珠。

  一艘17万立方米的LNG船,气化后可供上海市民使用一个月,而一旦爆炸,威力堪比原子弹。其核心液货舱的建造必须用昂贵的殷瓦钢焊接。

  殷瓦钢是一种特殊低温钢,厚度仅0.7毫米,薄如纸片。全船殷瓦焊缝总长约130公里,焊后需进行6项严格密性试验,确保其100%无泄漏。特别是最核心的LNG船内胆,需要焊接工人把一块一块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

  建造第一艘LNG船之初,国内没有一家船厂能掌握殷瓦钢焊接技术,为此沪东中华选派秦毅赴日本进修。以往培训一名合格的殷瓦焊工至少需要3个月,而他仅用了4周就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考核。

  回国后,年仅24岁的秦毅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公司殷瓦焊工培训“总教头”。他亲自制定培训方案,编制殷瓦焊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将殷瓦自动焊、手工平焊、立焊、仰焊等不同工位和方法形成施工操作规范,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殷瓦焊工,为中国首艘LNG船成功建造构建了重要的技术人才保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工艺规范和作业指导书,填补了我国在殷瓦钢焊接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内唯一。

  焊接LNG船最常用的就是殷瓦钢,而这种材料非常娇贵,“别说一滴汗,哪怕你手摸一下,第二天都会生锈。”戴好手套,穿好工作服,秦毅一直都说,要做LNG船上的焊接工,就得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哪怕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会导致液化天然气外泄,所以焊接的时候一定要耐下心来,像在钢板上绣花一样,时刻注意电流、角度、速度位置,然后反复检查。”



  薪火相传

  成就代代技术能手

  在超级LNG船上进行全位置殷瓦手工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每个月都要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合格方可继续上岗。

  因难度之高,能在LNG船上做焊接工作的,全世界也没有多少人,而被称为“中国殷瓦焊接G证第一人”的秦毅自然成了一些猎头公司“追逐”的重要目标。在国外优厚待遇的诱惑之下,他从未心有所动,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

  秦毅不仅自身是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殷瓦焊接工人,在他的带动下,殷瓦焊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培养的徒弟中高级技师7人,技师13人,高技能殷瓦焊工更是近千名。柴礼东、刘鹏鹏、朱未、张伟等弟子在国家级比赛中不断摘金夺银,成为上海市高水平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秦毅很骄傲:“LNG船属于大国重器,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团队成员从开始16个人,到现在已经有了近千名焊接工人。”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