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发布时间:2025-02-12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文汇报记者 周渊

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昨天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投产,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步入新阶段。

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4月签约、5月开工建设、12月竣工验收,刷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整车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这里生产的Megapack将供应全球市场,规划年产能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以“上海速度”和“中国智造”助力全球绿色未来。

“从开工到投产,仅仅9个月时间,再次见证了‘上海速度’‘特斯拉速度’。”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在投产仪式现场感慨道,特斯拉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实现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愿景。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助力开拓更多市场。

不止于车,特斯拉储能业务迅猛增长

这是Megapack产品首次在国内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它形如一个白色集装箱,由24个电池包并联组成,单个可储存超过3900度电,足以让62辆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车型从零开始充满电。

据介绍,Megapack作为“巨型充电宝”和“智慧能源管家”,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部署灵活等特点,可将太阳能、风能及现有电网能源进行存储,可靠性更强,并能通过OTA持续优化功能,运行成本更低、效率更佳。

不止于车,特斯拉的可持续能源版图还包括储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等,尤其是储能业务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装机量14.7吉瓦时,同比增长125%。根据特斯拉2024年财报,储能产品全年装机量达31.4吉瓦时,同比增长113%。第四季度,Powerwall和Megapack的装机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实现最高季度毛利。目前,特斯拉能源产品遍布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但麦克·斯耐德也直言:“随着新市场的开拓和储能产品的需求增长,Megapack供应受到产能限制。”

正因此,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被寄予厚望。记者获悉,这座工厂毗邻整车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厂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管理系统,规划Megapack年产量的储能规模相当于1.3万家庭或40个中型工厂一年的用电量。如果这些能源全部来源于清洁能源,则至少可减少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今年将是特斯拉历史上开创性的一年。”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特斯拉储能与电车业务将齐头并进,公司发展也将进入全新阶段。麦克·斯耐德透露,预计2025年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此外还将持续投入下一代产品研发。

双向奔赴,“特斯拉速度”背后有深意

那么,特斯拉第二座超级工厂又能为上海和临港新片区带来什么?它能否复制整车超级工厂的成功,作为“链主”带动产业链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答案呼之欲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坦言:“这不仅是特斯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将有更多特斯拉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也标志着临港储能产业新赛道全产业链布局全面启动。”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高度共享性,新片区去年生产了120万辆新能源汽车,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得以支撑储能产业快速、高效投产。此外,新片区具备陆路交通和国际性港口的运输优势,可以便捷地把产品快速运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储能产业正在新片区不断集聚,除了特斯拉外,还有户储、长时储能方向的国内头部企业,这些链主企业将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陆瑜认为,未来3到5年,储能产业有望在临港形成50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再一次牵手上海和临港新片区,吸引特斯拉的依然是“特斯拉速度”所代表的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

从整车超级工厂到储能超级工厂,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闵之光参与了两座工厂签约和落地全过程。他介绍,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应用了新片区在工程建设领域首创的“项目服务包”机制,即以项目视角和特定场景将全套服务体系前置嵌入到审批启动前,把企业端、政府端的事项都塞进一个“包”,从项目出发制定节点流程图。

“围绕项目全过程,我们的企服专员全程跟进、时刻在线,成为企业和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桥梁,遇到问题时能零时差响应、给出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根据项目节点预判风险,提前预警。”闵之光透露,在总结特斯拉储能工厂经验的基础上,企服中心正在开发在线系统,引入AI重塑流程,为企业定制“服务套餐”,助力新片区企业高效办事。

投产仪式现场,吴晓华给出3个承诺:一是创造更好条件,助力特斯拉储能产品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快储能产品在临港推广使用;二是打造完善的储能产业生态,吸引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协同推动在临港建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品质更好的供应链体系;三是创造更加有利于人才扎根发展的生活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副市长陈杰出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