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改”进行时:推动“工”变“匠” 激活向“新”力
发布时间:2025-02-05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鲜康 李学利


“‘产改’为我们搭建了大舞台,我将竭尽所能,做好人才培养,投身科技攻关,为分公司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作出应有贡献。”近日,中铁宝桥电器数控技术示范教学培训中心和中铁宝桥韩治中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工程分公司揭牌。拥有“宝鸡工匠”等多项荣誉的韩治中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鞭策和鼓励。


这是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成立的第11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则是该公司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成果。


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四个国际首创”,刷新“六个桥梁之最”——日前,随着高350米的常泰长江大桥“钻石型”钢塔拔地而起,这座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距离合龙仅剩“一步之遥”,世界最高钢塔纪录即将再次改写。


“大桥建设的焊接工作,不仅要做到焊缝光滑,外观好,内部没有缺陷,还要保证焊得牢固。”常泰长江大桥的参建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宝桥智能焊接班组长杨鸿涛说。


数次刷新桥梁建设记录,离不开中铁宝桥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对钢桥梁制造技术、设备和系统的全面升级。其中,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中的重点难点,组织和引导工作室成员,在各自岗位和专业上开展技术攻关,保证了重点项目的技术准备和生产急需。


中铁宝桥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临港大桥、泸州二桥、甘肃陆港桥、乌江桥、渭河咸阳桥、垫板制造工艺装备优化、道岔钢轨智能顶调及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热锻成型钢轨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多项重点生产制造任务,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操作技能、重大科技项目技术攻关等经济技术创新创效活动中,攻克了一道道影响和制约生产的难关,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源。


目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取得创新成果174项,其中,51项创新成果荣获国家专利。近5年,工作室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改技措项目463项,创造经济价值1000余万元。


工匠人才孵化地


从学徒到“工匠技师”,从普通员工到全国劳模,王汝运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先后参加了10多项国家重点桥梁工程建设,捧回20多项国内外大奖,参建工程总吨位超过50万吨,被誉为“我国桥梁行业的一名大国工匠”。


“开展经济技术工作突出群众性,才能有坚实的工作基础;体现实用性,才能有创新的目标。”王汝运创新工作室正锲而不舍地把创新的种子洒向中铁宝桥这片沃土。


捧回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李军平、5项国家专利获得者张莉、28项职务专利授权的冯毅、“宝鸡工匠”王英锋、中铁工业劳模段方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韩治中……在中铁宝桥,一大批产业工人脱颖而出,由“工”变“匠”,并通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使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创新”。


“我们先后制定了《导师带徒实施管理办法》《技师活动小组实施办法》《劳模(金牌)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劳模先进五年培育规划》等10多项制度。”中铁宝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军介绍。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好的环境,就像土壤之于种子,种子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需要适宜生长的土壤。”刘军说,企业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工作室创建、成果奖励、日常运行;每年投入职工各类培训教育经费300多万元,以打造和培养一批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提供更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


目前,该公司工作室先后培养三秦工匠2人,陕西省首席技师2人,陕西省能工巧匠3人,陕西省技术能手42人,成为企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的一个重要基地。


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累计建造钢桥梁1000余座,参建桥梁先后46次跨越长江、22次跨越黄河、24次跨越海岛;累计生产各类道岔近30万组,成功研发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提速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等,保障国铁五次大提速和我国顺利迈入高铁时代……中铁宝桥创造出了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铁宝桥扬州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只需投入25名~30名工人,一个车间就能实现每月5500吨~7500吨产能,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中铁宝桥钢桁桥梁制造的综合焊接自动化率高达93%,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和工程是其中尤为光彩夺目的部分,它们代表着该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大量原创性技术和新型设备的广泛应用,手工加工和简单的机械设备逐渐被各类新型生产工具代替。在中铁宝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新型设备的更新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桥梁建设的未来正在人才集聚、科技进步的支持下,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


“在深化‘产改’进程中,我们将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之一,着眼培养工匠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等,推动发展中铁宝桥的新质生产力。”中铁宝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宗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