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2025-09-18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活跃在千行百业,用精湛技艺攻克技术难题,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在广东,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带动超800家企业培养技能劳动者约13万人次、开展技能评价约11万人次。


  “通过培训可以快速上岗,企业和国家‘双认证’模式也让我对职业规划有了清晰认识,学习提升更有动力。”在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接受“服装质检员”新工种培训的黄诺拉说。


  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我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全国有2440所技工院校、2.9万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05个公共实训基地,为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我们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不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主动适应产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需要,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促进人岗相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200多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超4000万人次、农民工超3000万人次;布局建设34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19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工院校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左右,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较高水平。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后,我们职业发展‘天花板’进一步打破,薪酬待遇也有相应调整,事业发展新天地打开了,工作干劲更足了。”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级技师李雁旭说。


  为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我国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与之匹配的使用、晋升、待遇机制,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力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十四五”期间,累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00多万人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6000多人次。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